培养孩子独立的10个原则 培养孩子独立的最佳时间

清颜2022-12-11 06:02:00亲情2029

文|全文共1965字,阅读时间约3分钟

看到奥运冠军刘璇的丈夫,著名单管演奏家王弢发表的一篇文章。文章讲述了陪伴他与妻子14年的伙伴,宠物苏牧,从见证他们恋爱到结婚,到苏牧Andy离开人世,字里行间中流露出他对Andy的思念。

我从未养过宠物,但是却深刻的为那一种超脱物种的亲情、友情动容。他说因为Andy,他与妻子再也不敢养狗,虽然看着Andy垂暮,但他依然认为这是一次没有做好分离的准备。正因此,在他们的宝宝出生以后,时常在做一个叫做“接受分离”的功课。

他这样写到:“我相信,有一天他就像我一样,长大,离开父母去外地读书,在外安家,甚至会因为工作忙碌鲜少联络。在这个时候到来之前,我要不停地做好这个功课,因为那时候,我希望我不会再有失去老安的伤痛。”这是一个情感细腻的男人,也是一个深爱家庭、孩子的丈夫、父亲。

作为一个旁观者,他看起来好像是在让自己学会接受每一场分离,但仔细想,他也是在帮助孩子学习接受分离。

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已经开始了各种各样的分离。第一阶段:离开母体。婴儿出生,离开自己生活了十个月的温暖“子宫房”,这是宝宝与母亲子宫分离的一课,也许哇哇大哭是一种抗议?但接受离开的那一刻,也是新生。

第二个阶段:意识到自己与妈妈是两个人。第二个阶段:意识到自己与妈妈是两个人。

怀胎十月,母与子是一个整体,可以说妈妈吃什么,宝宝就吸收什么。但出生后,要自己吮吸母乳到慢慢的学会吃饭,从形影不离到接受妈妈离开。这些过程中,孩子逐渐意识到自己与妈妈是分开的两个人。

上幼儿园是孩子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,从整天与家人一起转换到与陌生的小朋友在新的环境中生活,这是与家庭的分离,是成为社会人的关键。

我从初中开始在外地求学,需要住校,半个月回家一次。忙碌的学习之余,想家是最多的事情。有的人是高中离家,有的人是大学离家,这一次是为了求知的分离。

《2019年都市异乡青年调查报告》显示,在外打拼年限越长,每年回乡陪家人的时间则越少。在大城市打拼1-2年的年轻人中,27.1%每年陪家人时间少于10天,在外2-3年、3-5年、5-8年的异乡青年每年陪家人时间不足10天的比例呈递增趋势,分别为44.2%、58%、59.8%。而工作8年以上的异乡青年,一年回乡陪家人时间不足10天的比例达61.7%。从这一则数据中可以看出,大多数的都市青年人离家时间越来越长,与父母分离的时间也越来越长。

第六个阶段:成立自己的家庭。第六个阶段:成立自己的家庭。

很多年轻人在成家后会选择不与父母同住,认为有独立的家庭会更加方便,也有利于婆媳关系。婚后,就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家庭,与父母的大家庭几乎完全分割。

这是最难过的一个阶段了吧,从此以后再无人为你遮风挡雨。就像一个综艺节目中说到的:父母是你与死神之间的一堵墙,父母离开,我们将直面死神。这一次的分离是生离死别。每一个阶段中又会充满着各种大大小小的离别,总之每个人的一生中,都是在经历分离才会有所成长的。

每一个阶段的分离,都伴随着阵痛,而孩童时代的分离是一生中最初的,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。可以说如果孩子时期的分离过渡的比较好,未来会坦然接受分离。否则孩童时代分离所带来的不安全感,会让一个人一生都没有安全感。而父母育儿过程中的一项使命,就是帮助孩子学会分离!如何面对分离,接受分离,应该从以下两点着手。

1、与孩子沟通,尊重他们的感受

前段时间看到一条短视频,记录的是一位名叫王小麦的小女孩第一次上幼儿园的事情。视频中,妈妈说小麦有严重的分离焦虑,为了能让孩子可以独立上课,家人用了半年的时间来开导小麦。再去看小麦现在上幼儿园的其他视频,发现她不仅独立,而且自信阳光,这样的表现要归功于家人与她耐心的沟通。

我见过很多家长送孩子去幼儿园的时候,放下就走,然后偷偷躲在外面看,结果孩子在里面哭,家长在外面哭。其实小朋友虽然小,但提早跟孩子说明去幼儿园的意义,尊重孩子的感受,让他们充分做好分离的准备,幼儿园分离是会较好度过的。

妹妹上幼儿园之前,除了带她熟悉园所的环境,我们还做了一件事情,就是与她一起阅读关于分离的绘本。比如《爱上幼儿园》、《妈妈一定会来接你》、《魔法亲亲》等绘本,让孩子理解去幼儿园的意义,也明白和爸爸妈妈只是短暂的分离。

当父母充分尊重孩子感受的时候,孩子才能更好的适应分离,儿童时期如何引导孩子分离,尤为重要。心理学有一则理论表示,在每个人的儿童时期,如果能够得到足够的爱,形成健康的自我,那么在他长大成人后,就会拥有独立的人格。拥有独立人格的孩子,才能够更好地面对分离,抵抗分离焦虑!可以说,分离的基础是爱,尊重!凌晨妈妈来叨叨:

分离是成长的必修课,是为了能够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!而如何帮助孩子学会分离,是作为父母我们要放在心上的,不仅要帮他们学会分离,我们同时也要更好地学会接受分离!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约定情感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ywydxs.com/view/19136.html

标签: 孩子
分享给朋友:

“培养孩子独立的10个原则 培养孩子独立的最佳时间” 的相关文章

自闭症的家庭还生二胎吗 自闭症儿童要二胎要做什么检查

自闭症的家庭还生二胎吗 自闭症儿童要二胎要做什么检查

关于二孩,生,还是不生,或许只是你的选择。但对自闭症家庭来说,横亘在眼前的,不是选择的权利,而是敢不敢的问题,以及二胎是否依然是自闭症的担心。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,政协委员刘大钧建议给生育二孩家庭发放补贴,减少他们的经济负担。但是,对于自闭症家庭来说,“不能生”的痛苦、扛不起的遗憾、等不起的时间,成为...

3-5岁孤独症康复训练 孤独症好动的康复训练方法

3-5岁孤独症康复训练 孤独症好动的康复训练方法

对很多自闭症患者的家庭来说,他们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面临着许多困境。 在绝望中守护 经济困难 许多家长辞去工作,全程陪孩子训练,在这里陪孩子一陪就是一整天,家长几乎体力透支。有的还需要保姆奶奶、保姆外婆,这些全职照顾孩子的家长,没有假期,没有休闲,也没有机会重返工作岗位,还要为孩子找医生、找老师、找社...

自闭症孩子的五大禁忌 孩子自闭症家长如何引导

自闭症孩子的五大禁忌 孩子自闭症家长如何引导

当孩子被诊断出自闭症的时候,作为家长最想让孩子学会什么呢?拥有什么呢?很多家长可能会想让孩子学会沟通、说话、和小朋友互动、学会社交、健康快乐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......有的家长还想为什么我的孩子和同水平的孩子相比,为什么长大以后差距越来越明显了呢?其实有研究发现具有生活自理的自闭症孩子幼年时期都...

孩子不合群怎么调整性格 家里2个孩子性格差异大怎么改善

孩子不合群怎么调整性格 家里2个孩子性格差异大怎么改善

一直以来,小明同学的学习成绩都在班上垫底,多门功课都不及格,可谓是处处都不如人,经常被老师批评、父母斥责。在老师、同学的眼中,他就是个不折不扣的“丑小鸭”,为此,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小明的意志都很消沉。 这学期新来了一位李姓班主任。李老师不仅很少斥责小明,相反,她还经常激励小明,甚至认为小明以后说不定...

女儿抑郁症2年后的感受 孩子抑郁症治愈了后宝贵经验

女儿抑郁症2年后的感受 孩子抑郁症治愈了后宝贵经验

老同事总是隔三差五给你穿小鞋:你一个新来的,忍忍就过去了! 婚内被出轨、被家暴、被忽视:谁家没点破事,忍忍就一辈子就过去了...... 用他们自以为“忍忍就好了”的方法,就可以解决发生在你身上的问题。 宝姨的女儿乖巧懂事,孝顺父母,30岁高龄就闪婚嫁给了一个35岁的二婚男人。 宝姨想着男人结过婚,懂...

青少年抑郁症转双相 如何判断青少年假性抑郁

青少年抑郁症转双相 如何判断青少年假性抑郁

01、父母争吵给孩子造成巨大心理创伤 02、被诊断为抑郁、双相、精分,求医坎坷 03、父母修复亲子关系,孩子顺利停药 04、初三即将开学,如何顺利回校? 今天分享一篇患者家长自述,她把孩子得病、恶化、好转、停药的过程,写得特别详细,个中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,值得广大患者家属一读。 小文妈妈是从网上...

发表评论

访客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