恋爱中怎样才算坦诚 谈恋爱是两个人互相成长的过程
无论是刚踏入弱冠之年,还是步入而立,甚至到达知名或古稀,都脱离不了爱情这个话题。无论是“得成比目何辞死,愿作鸳鸯不羡仙”,还是脍炙人口的“问世间情是何物,直教人生死相许”,都传达出了爱情的伟大魅力。

爱情如种子,当互相倾心,暧昧伊始,它也就落入了土壤。感情的发展就似种子的生长,从树苗到大树,这个过程会遇到阳光,也会遭遇风雨。恋爱中你说的每一句话,做的每一件事,都对应着阳光或风雨,这就是说,你的态度和方式直接决定了爱情树苗的生长走势。量变终会导致质变,当经历的风雨超过树苗本身的承受力时,爱情就会夭折。
怎么对待恋爱

相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初开心扉,接触爱情时都不免迷茫,不知如何去把控这来之不易的情感,这时候不妨去尝试以下三点。
一、沉住心态,不过分冲动和感性。
这是最重要的一点。当爱情伊始,应当尽量避免冲动的心态。看似简单,却是很多人难以做到的。初尝爱情滋味,很容易就被荷尔蒙所带来的激情和愉悦冲昏了头脑,这样的结果就是感性远远大于了理智,从而让你做出一些不符合你日常习惯,或超出你行为能力的举动和决定。
举个例子,这也是大多数人容易犯的问题。当你们互生好感,开始接触的时候,愉悦、兴奋的情绪让你不够理智,你会想着一直表现出自己最完美的一面,不让自己的缺点有任何机会展现。这样的结果就是让对方失去了真正了解你的机会,也可能让未展示出的缺点成为你们日后相处的矛盾点。
还比如,缺乏沉稳的心态会让你一昧地采取各种方式取悦对方,无论是送礼物,还是制造感动。这样的结果就是,当初期的激情消退,你的付出会断崖式减少,给对方造成落差感,甚至让对方怀疑你的真心。
再比如,过度的感性会让自己错误估计自身的守诺能力,从而许下过多自己不一定能完成的诺言。这样的结果就是,对方相信了你的诺言,但很有可能你却难以完成,这往往对爱情来说是致命的。
二、不卑不亢,由浅入深。
这是从相识到相知的过程,也是日常的相处之道。这个过程,你可以有自己的风格,也可以保持自己的绅士风度,但应该避免因为喜欢而让自己处于低一等的位置,更不能让付出的天平产生倾斜,用通俗的话来说,就是不能“舔”。
相知的过程应该是由浅入深的,从对方的基本情况,到兴趣爱好,到脾气性格,再到处事三观。在这个过程中,每一对恋人都有自己的相处之道,别人的经验再好也只能提供很小的借鉴,但有一个判断标准是通用的,那就是,你是否在相处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切身的快乐和轻松?你是否能放下拘束,释放最真实的自己?如果是,那么恭喜你,你们也有了自己的相处之道。
三、求同存异,坚持原则。
这是贯穿爱情始终的一点。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,有着自己独特的外貌,独特的性格,独特的生活方式,这也就注定了两人在一起是不可能一直一帆风顺的。那是否是说“异”就是不好呢?当然不是。一方面,双方的差异能带来不同思维和不同生活碰撞的激情,另一方面,这样的差异也能带来爱情中的磕磕绊绊,所以应该客观地去看待双方的差异。
我们该怎样处理差异所带来的磕绊呢?首先,得树立一个观念,那就是不要强行去化解差异,也就是说不要强行去说服对方。因为个人的独立性就意味着很难说服对方,让对方能感同身受。强行让对方理解你只会带来争吵。这时候你不妨问问自己,这种差异给你带来了什么问题?放任这种差异会让你失去什么?失去的东西对你重要吗,是否必不可少?
其实,绝大部分的差异,绝大部分的争吵,都源于小事,放任它并不会让你失去什么。你往往只是被气愤遮住了双眼,忍不住想说出来而已。比如,你们是否因为旅行中突然的行程变故而争执过?是否因为对方偶然忘记了纪念日而生气?这时候你不妨缓一缓,转移下注意力,等上一天看看,往往就会让你改变原先的想法,而产生一个好的结果。
当然,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坚守和原则,比如能否接受男女闺蜜?能否接受丁克?能否和父母住一块?这些都无对错之分,但如果差异真地触碰到了底线,你就得仔细考量你们之间的爱情是否合适了。

最后祝愿所有真情都不会被辜负,所有深情都能得到对等的付出,所有爱情之种都能长成参天大树,所有恋人都能从一而终。